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弘法開示> 培養佛門龍象 維護慧命之家

弘法開示

字級

培養佛門龍象 維護慧命之家

【人間社 洪佩蓮 鳳山報導】 2022-08-01
來自於不同的國家,說著不同的語言,相同的是三位都是雙十年華的女性,分別從馬來西亞、印尼、越南來到台灣進入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,透過不同方法修行,讓生命洗滌得更精煉。7月31日《梁皇寶懺卷四》圓滿,佛光山鳳山講堂住持覺海法師邀請三位叢林學院同學,分享他們到鳳山講堂的學習心得。

來自於印尼的能秀法師分享,就讀高中時,因妙品法師接引,加入了當地青年團,哥哥慧泉法師是現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老師,能秀法師說,來到台灣進入佛學院一年多,不只中文進步,也學會說簡單的台灣話。叢林學院讓他們有機會至鳳山講堂實習法會、道場運作、全面性的學習,他會把握這難得的因緣。

知勉法師來自於馬來西亞,知勉法師參加了「大馬好音樂學會」,感謝如音法師在東禪佛教學院教導梵唄,梵音讓他內心澎湃不已。知勉法師分享,佛法像鼓掌,佛法非一人所能為,他的願望是能將努力所學,度化更多有緣人回到佛法大海,讓更多人親近、支持佛法。知勉法師藉機宣導「青年佛學營」予信眾,讓家中有18歲至45歲的青年能夠認識並體驗3天2夜的「寺院體驗營」。

來自於越南的鄧阮玄珍同學說,他的中文學了一年多,由於語言的進步,可以跟更多人互動;來到叢林學院,除了聽聞佛法,更可以與出家眾學習,學習如何以佛法做事,將佛法融入生活中;到叢林學院他還學到「接受」。22歲的鄧阮玄珍表示,「學佛」要趁年輕。

《梁皇寶懺卷五》圓滿,恭請佛光山小港講堂住持永恭法師開示。永恭法師以「欲懺悔時 當生發七種心」勉眾。法師說,我們的心如果動一個善念,就是佛;動一個惡念即為魔。懺悔有理懺與事懺,佛教講「一切唯心造」,一念善則善,一念惡即惡。理懺的道理就是: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亡時罪亦空,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

永恭法師細細說明「欲懺悔時當生發七種心」:1.大慚愧心、2.恐怖心、3.厭離心、4.菩提心、5.冤親平等心、6.念報佛恩心、7.觀罪性空。
12345678910第1 / 20頁
追蹤我們